胡冬:我想乘上一艘慢船到巴黎去(我想乘上一艘慢船到中国去)

admin 旅游出行 2024-08-04 24 0

本文目录一览:

后朦胧诗代表作

这种滥觞于西方象征主义文学的诗歌,曾经在文艺青年中风靡一时。但朦胧诗并非欧美诗人的发明创造,至少在千年之前的中国,就曾有一位擅写朦胧诗的鼻祖——李商隐。他那首脍炙人口的《锦瑟》,简直就是教科书般的朦胧诗代表作:似乎是在追忆曾经的美好年华,又像是在倾诉一段已逝的忧伤爱情。

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,新空间。朦胧诗是新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,是“文革”后期一群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青年,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值的产物。朦胧诗派主要指北岛、舒婷、顾城、江河、杨炼、多多、食指、芒克、方含、梁小斌为代表的一批青年诗人。

白居易贞元十六年(800年)29岁时中进士,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、盩至尉、翰林学士,元和年间任左拾遗,写了大量讽喻诗,代表作是《秦中吟》十首,和《新乐府》五十首,这些诗使权贵切齿、扼腕、变色。

在20世纪70年代末,舒婷与北岛、顾城、梁小斌等诗人一起,以独特的诗风引领了“朦胧诗”潮流,她的代表作《致橡树》便是这一时期的杰作。舒婷的诗歌风格注重自我情感的细腻表达,擅长捕捉并深入剖析复杂的情感世界,通过假设和让步等手法,展现出女性对情感的敏感和深刻洞察。

“朦胧诗”代表作是北岛的《回答》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,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,看吧,在那镀金的天空中,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。冰川纪过去了,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?好望角发现了,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?我来到这个世界上,只带着纸、绳索和身影,为了在审判前,宣读那些被判的声音。

什么是后朦胧诗

1、后朦胧诗是一个广义的概念,也被称作实验诗或者朦胧诗之后,它涵盖了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以后的中国诗歌发展新阶段,特别是由第三代诗人(或称为新生代)引领的诗人群体。

2、后朦胧诗的出现,是特殊背景下特殊机缘的产物。作为一种文学现象,诗风的变化最根本的原因无外乎内心要求的巨大改变。朦胧诗人群体与后朦胧诗人群体历史命运,生存遭际的巨大差别难免会流露于诗歌——这种“心灵的歌唱”。

3、“后朦胧诗”是个宽泛的概念 (也有人称之为“实验诗”、“朦胧诗后”),它主要指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以来的“第三代诗人”(或“新生代”) 及其诸多先锋诗歌流派。

4、所以他们都视语言为诗的根本问题与归宿,企望借助话语建设本身澄明生命和存在 ,使诗语逃离功利牵制回归、呈现自身;以至于“语言的欢乐”成为后朦胧诗的一个基本主题,一些歌唱者把写诗衍化成了脱离思想情感意识的纯粹语言学行为,为实现“诗歌从语言开始”、 “诗到语言为止”主张,卷入了与语言的搏斗之中。

5、表达方式区别:朦胧诗以直觉和印象为出发点,通过意象的运用表现内心感受和揭示哲理。后朦胧诗更注重叙事性语言的运用,采用平民化、口语化、情节化的风格。主题内容区别:朦胧诗以个体经验为基础,通过反思和探索社会、历史、文化等方面,表达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关注和思考。

评论